GlobalSign 新闻 & 分享

eIDAS 条例如何为欧盟电子政务服务赋能

分类:eIDAS

时间:2025-08-14

欧盟的电子政务服务正借助eIDAS 条例实现跨越式发展。2014 年颁布的《电子身份识别和信托服务条例》(eIDAS),从根本上重塑了欧盟电子政务服务的格局,为其注入强大动力。


eIDAS 条例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欧盟各成员国电子身份识别方案的跨境互认。在此之前,欧盟各国各自为政,拥有独立的电子政务系统,公民在跨境办理政务服务时困难重重。例如,一位德国公民想在法国办理房产相关政务服务,以往因两国电子身份系统不兼容,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提供各类证明材料。eIDAS 条例实施后,通过建立统一的 “通知 - 合作” 机制与 “互操作性框架”,成员国向欧盟委员会报备本国电子身份识别方案,经审查合格后列入清单,被纳入清单的方案可实现公民跨国身份认证。如今,超 90% 的欧洲人受益于这一体系,极大提升了跨境政务服务效率。


该条例还为电子政务服务构建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它将电子签名等纳入 “信任服务” 范畴,并明确了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时间戳等信任服务的规范和标准。在电子政务文件签署场景中,以往手写签名的纸质文件在跨境传递和保存上存在诸多不便,且易出现伪造风险。而依据eIDAS 条例,高级电子签名采用基于数字证书的技术,签名数据唯一指向签署方,能有效保护文档并验证完整性,且签名者对签名数据有唯一控制权。结合由欧盟成员国认证和监管的 CA 机构颁发的可信数字证书,使得电子政务文件签署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大幅提升,让电子政务服务在虚拟空间中有了如同传统纸质文件签署般的可靠性。


在提升服务便捷性方面,eIDAS 条例也成效显著。以在线纳税申报为例,在条例实施前,企业跨境开展业务时,需在不同国家的税务系统重复注册和提交大量资料,流程繁琐复杂。现在,企业凭借本国电子身份,依据 eIDAS 实现的跨境互认,可便捷登录其他成员国税务系统,快速完成纳税申报。这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时间成本,还大幅削减了政府部门行政负担。据估计,采用跨境电子身份证,每年可为欧盟企业和政府节省超 110 亿欧元开支。


此外,2021 年欧盟委员会提出对 eIDAS 条例的修订提案,引入 “欧洲数字身份钱包” 概念。这一工具允许用户安全存储身份数据、凭证和属性,公民凭借数字身份钱包,能一站式访问各类电子政务服务,无需在不同服务平台反复认证。例如,在申请教育资助、社会福利等服务时,通过数字身份钱包可快速验证身份并提交相关资质证明,实现“一卡多用”,进一步简化了电子政务服务流程,提升了用户体验。


eIDAS 条例通过实现电子身份跨境互认、构建信任服务标准、提升服务便捷性等多方面举措,全方位为欧盟电子政务服务赋能,推动欧盟向高效、便捷、一体化的数字政务时代大步迈进。随着 eIDAS 条例的持续完善与深入实施,欧盟电子政务服务将在数字化浪潮中不断革新,为公民和企业带来更多便利与价值。

相关推荐

  • 最新
  • TLS/SSL
  • 代码签名
  • eIDAS
  • ACME